他是千千万万个驻村扶贫干部中的一员,也是最早把山沟之美、旅游开发、精准扶贫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人。他以自己的党性和人格唱响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主题,使昔日的穷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景区,带领群众走上了致路。
7月2日,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对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发挥好身边先进典型教育作用提出要求,指出豫剧现代戏《重渡沟》生动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河南的实践,再现了一名优秀基层党员干部敢于担当作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感人事迹,是开展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有关部门要组织好《重渡沟》巡演工作,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受到教育启发,更好地坚守初心、担当使命。
豫剧现代戏《重渡沟》,是根据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副镇长马海明同志生前的先进事迹创作而成的。20多年前,重渡沟还是豫西栾川县的一个穷山沟。1996年,马海明主动请缨牵头开发重渡沟景区,他历尽艰辛、排除万难,3年后便将重渡沟开发成远近闻名的旅游景区。2000年他调离潭头镇时,乡亲们依依不舍、挥泪送别。2011年5月,他不幸去世,万人相送。
改革开放是时代的主题,追梦人的故事就在身边。马海明既是豫剧现代戏《重渡沟》的主人公,也是现实生活中基层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他以心系黎民苍生的百姓情怀、敢于担当的创新精神、与时俱进的市场意识,以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人格坚守,雕筑了共产党人鲜明的时代特质,树立了践行初心使命的精神丰碑。
知难而进,宁肯放弃上调县城的机会,也要让重渡沟的乡亲换个活法儿;几经失败,宁肯面对危机挑战,也要实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美好憧憬;绞尽脑汁,宁肯拿出自己家里的积蓄,也要带领群众搞旅游开发,为重渡沟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径……而在这其间,他于被动处境中激发的机智、无奈状况下流露的乐观、复杂困境中彰显的智慧,所诠释的就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担当。
为人民做事的人,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正如王国生所说,从马海明同志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伟力,看到了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看到了在困难和斗争面前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全省党员干部都要向马海明同志学习,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中时刻装着人民群众,自觉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是艰苦砺骨节,久经风霜不知寒。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马海明同志虽然走了,但它的精神还在。我们要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时代气息、感召力量,去追寻具自己的时代价值、行动路径,积极参与到让中原更加出彩的生动实践中来,做讲好出彩河南人故事的主角,把我们的家园装点得更美好。(李吉明)